關于印發《重慶市培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渝經信汽車〔2025〕10號
各區縣(自治縣)經濟信息委,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經信部門,各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培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工作方案(2025—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落實。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5年7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培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工作方案(2025—2027年)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辦發〔2020〕39號)、《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國辦發〔2025〕7號)、《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2—2030年)》等文件精神,加快培育全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27年,全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體系基本健全,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初步建成西部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區縣覆蓋率達90%;培育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回收利用企業,打造集聚發展的回收利用產業基地2個以上;鋰、鈷、鎳、錳等金屬資源回收利用率持續提升,廢舊動力電池組分材料、有價金屬精細化提取等技術不斷突破,動力電池智能化精細化拆解、濕法全組分資源化回收等關鍵共性技術實現普及應用。
二、重點任務
(一)切實強化監督管理。認真貫徹《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加強行業規范管理。加強報廢機動車回收監督管理,依法打擊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的行為。依法依規督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拆解企業、保險公司、公交公司、出行服務公司、電池租賃運營企業、汽車修理廠等企業嚴格依規向回收服務網點或回收利用企業交售廢舊動力電池。嚴厲打擊違規委托他人運輸、綜合利用及未取得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許可或超出許可事項擅自從事廢舊動力電池運輸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制售不符合應用領域強制性標準要求的梯次產品。嚴禁梯次產品用于電動自行車。(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
(二)加強溯源能力建設。建立全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溯源平臺,鼓勵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拆解企業、保險公司、公交公司、出行服務公司、電池租賃運營企業、汽車修理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等共同參與,建設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運輸—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系統,運用數字化技術加強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監測,提升全鏈條一體化監管能力。(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交通運輸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金融監管總局重慶監管局)
(三)不斷健全標準體系。鼓勵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以及相關第三方機構,主導或參與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不斷完善動力電池回收、運輸、存儲、拆解、檢測、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等各環節標準規范,保障我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規范有序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市場監管局)
(四)加速完善回收網絡。鼓勵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拆解企業和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合作共建回收服務網點,積極支持現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點拓展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并延伸開展電動自行車廢舊鋰電池回收業務,持續降低單個企業運營成本和安全環保風險,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形成高效協同、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鼓勵企業建設兼具回收儲運和綜合利用等功能的大型區域回收利用中心站,實現廢舊動力電池短鏈條、少環節一站式回收利用。(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市供銷合作社)
(五)著力加強技術創新。鼓勵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龍頭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積極創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中試平臺等市級創新平臺,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加速突破廢舊動力電池快速智能檢測評估、智能化精細化拆解、有價元素精細化提取、殘余物質無害化處理等關鍵技術,提高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加強核心裝備研制,重點向再生利用等價值鏈高端環節躍升,持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行業盈利能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
(六)加快培育龍頭企業。以培育龍頭企業為抓手,加快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補齊再生利用環節短板,形成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全產業鏈處理能力。加速培育技術領先、設備先進、運營規范、帶動力強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帶動全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加快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七)持續優化產業布局。結合全市現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礎,合理規劃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項目,重點在化工園區打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形成與區域廢舊動力電池產生量相適應的處理能力,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深度協同的產業發展生態。(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經濟信息委統籌協調推進全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市級相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具體推進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各區縣經信部門協同屬地相關部門對標重點任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開展。市級、各區縣相關部門要把培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相關工作列入本單位重要工作日程,堅持清單化、項目化、節點化推動相關工作開展,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順利實施。(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經信部門)
(二)加強政策支持。積極向上爭取支持,利用超長期國債資金及中央預算內資金等支持我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重大項目建設。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網絡與溯源平臺建設、創新平臺打造、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重大項目用地、能耗等要素資源依法足額予以保障。(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金融監管總局重慶監管局)
(三)加強宣傳引導。依托多渠道媒體資源,面向社會公眾積極宣傳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相關知識普及,增強社會公眾的參與度和環境保護意識。積極舉辦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展會、論壇、沙龍等活動,及時發布我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重大政策、技術創新成果等,持續營造全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