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是從源頭提高新上項目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的一項重要制度,是我國節能降碳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于2010年建立并實施節能審查制度,在提升新上項目能效水平、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修訂發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2025年第31號,以下簡稱《辦法》),這是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完善節能降碳制度體系的重要舉措,將為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一、強化源頭把關,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無序擴張
能源活動是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要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能是重要抓手和關鍵支撐。節能審查制度是加強能源節約增效、遏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的源頭舉措,但在工作實踐中,一些地方存在審查權限層層下放等情況,接不住、也管不好的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十四五”以來,一些地方盲目上馬“兩高”項目沖動強烈,帶動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突破預期大幅增長,對碳排放形勢產生較大不利影響,也導致部分行業出現產能無序擴張和“內卷式競爭”等問題,亟需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動解決。
《辦法》修訂堅持問題導向,著力進一步強化制度源頭把關作用,明確提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權限動態調整機制,將重點領域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萬噸標準煤及以上(或年煤炭消費量50萬噸及以上)項目納入節能審查權限上收范圍,并要求在項目節能報告等相關材料中深入分析項目能源消費和碳排放有關情況及所屬行業的產能規模、市場運行等內容,明確禁止將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節能審查權限下放至縣級節能審查機關。通過系列規定進一步優化節能審查管理權限和要求,更好發揮節能對降碳的重要支撐作用,也將對有力有效管控“兩高”項目形成強有力制度保障。
二、優化資源配置,更好發揮節能降碳調控引導作用
節能審查制度是調整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方式、提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調控手段。《辦法》堅持發揮節能審查制度調控引導作用,一方面,要求節能審查機關深入分析論證項目實施對所在地區碳達峰形勢和完成節能降碳目標任務等方面的影響,按照節能降碳管理要求堅決叫停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另一方面,嚴格對標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能效標準和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督促指導項目建設單位在開工建設前優化技術路線和設備選型方案,確保項目能效碳效等指標達到先進水平。
通過進一步明確相關規定,有利于更好發揮節能審查制度調控作用,將有效引導能源要素向能效水平和能源資源產出效益高的產業集聚和配置,推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積極采取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費、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有力帶動產業結構升級、能源結構優化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支撐完成節能降碳目標任務。
三、強化制度創新,落實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要求
《辦法》將碳排放評價要求納入節能審查制度一體推進,這是節能審查制度的重大變革。后續,節能審查工作在對項目能源消費情況進行把關的同時,進一步強化項目碳排放準入管理,突出控制和壓減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將有力夯實“十五五”時期碳排放雙控工作基礎。
《辦法》將項目碳排放評價要求貫穿節能報告編制、節能評審和審查、節能審查驗收、監督管理等各個環節,明確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實施節能審查的項目均要開展碳排放評價,并要求地方對碳排放量較大且可能對本地區碳達峰形勢、碳排放強度降低目標完成等產生不利影響的項目同步開展碳排放評價。此外,為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煤炭消費帶來的新增碳排放,《辦法》將年煤炭消費量1000噸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納入節能審查范圍,強化煤炭消費控制和壓減要求,將為實現碳排放控制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四、嚴格法律責任,加強項目審查全鏈條閉環管理
明確的法律責任、有效的監管措施是保障節能審查制度落實的關鍵。節能審查制度實施以來,仍有一些地方出現未批先建、未通過節能審查驗收就投產或批建不符的項目,需要持續深化節能審查監管規定、健全制度依據、落實法律責任,完善項目閉環管理機制。
《辦法》進一步細化了監督管理機制和法律責任要求。比如,對未按要求進行節能審查或審查未通過就擅自開工建設或投產項目,責令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整改;首次明確對經認定完成整改的項目只能出具相關證明,不再出具節能審查意見,杜絕“后補節能審查手續”問題;對在開工建設前、建設過程中、投入生產使用后發生重大變動的項目,明確了節能審查變更、限期整改和處罰規定。此外,《辦法》細化了有關部門在項目審批管理、驗收管理、日常監督、信用監督等方面的監督管理職責等,推動形成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保障節能審查制度更好落地見效。
《辦法》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節能降碳新形勢新任務,對節能審查制度進行系統完善和全面創新。各有關方面要認真學習領會《辦法》要求并認真抓好貫徹執行,切實發揮好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制度的重要作用,為推動完成節能降碳目標任務、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做好節能降碳工作提供有力支撐。(作者:劉瓊 國家節能中心主任;閆金光 國家節能中心評審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