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己二酸、硝酸、己內酰胺行業單位產品氧化亞氮排放量下降至國際領先水平的強度下降目標,明確推動氧化亞氮減排、完善氧化亞氮控排配套政策、加強技術創新、強化工業領域氧化亞氮協同管控、加強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監測報告核查體系建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六項重點任務,以加強統籌協調、宣傳培訓和工作調度等措施保障組織實施。
詳情如下:
關于印發《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進一步推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落地落實,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生態環境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5年8月25日
(此件社會公開)
部內抄送:綜合司,法規司,人事司,科財司,大氣司,環評司,監測司,國際司,宣教司。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25年8月27日印發
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行動方案
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有關要求,科學、合理、有序控制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氧化亞氮排放,扎實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堅定不移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堅持系統觀念,以資源循環利用、減排技術創新、協同控制為手段,加快形成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管理體系,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有效控制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
到 2030 年,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政策進一步完善,減排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排放管理能力明顯加強,氧化亞氮回收利用和排放控制水平有效提高。己二酸行業、硝酸行業、己內酰胺行業單位產品氧化亞氮排放量持續下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后,逐步加強工業領域氧化亞氮管控力度。
二、重點任務
(一)推動氧化亞氮減排。推動己二酸、硝酸和己內酰胺生產企業開展氧化亞氮減排,通過使用治理設備、加裝催化劑等方式,減少氧化亞氮排放。鼓勵己二酸生產企業對氧化亞氮尾氣進行回收提純,鼓勵氧化亞氮回收利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氧化亞氮控排配套政策。研究利用相關資金渠道支持建設氧化亞氮回收提純裝置和己二酸、硝酸和己內酰胺行業氧化亞氮減排裝置。鼓勵開展氣候投融資,推薦具有氧化亞氮減排效益的項目納入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庫和氣候投融資試點項目庫。加快推進利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等市場機制鼓勵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減排。(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技術創新。持續開展源頭和過程控制、資源化利用、監測和減排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創新,開展氧化亞氮排放控制技術示范工程建設,支持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相關技術申報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推動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減排催化劑的研制與應用,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裝備和技術的集成化和產業化,推動成立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控排產學研聯盟,有效提升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減排能力。(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工業領域氧化亞氮協同管控。加強工業領域氧化亞氮與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的協同控制,研究探索建立協同控制制度,開展綠氨摻燒與氧化亞氮排放機理研究。開展工業領域氧化亞氮與臭氧層保護協同控制政策研究。研究在己二酸、硝酸和己內酰胺等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開展氧化亞氮排放評價,提出減污降碳協同控制措施。(生態環境部)
(五)加強工業領域氧化亞氮監測、報告和核查體系建設。推進建立重點企業氧化亞氮排放報告制度,研究制定工業領域氧化亞氮監測標準和排放相關標準,在工業領域探索開展氧化亞氮排放源自動監測。加強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持續提升專業化能力。(生態環境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參與)
(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堅持發揮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主渠道作用,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積極參與全球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控排交流和對話合作。(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組織落實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協調解決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作用,督促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穩妥有序開展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工作,確保各項重點舉措落地見效。(生態環境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參與)
(二)加強宣傳培訓。普及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減排技術相關知識,開展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能力建設活動,穩步提升氧化亞氮排放數據質量。引導企業、高等學校、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培養一批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技術性人才。加強對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的氣候、經濟和環境效益的宣傳。開展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典型經驗做法宣傳。(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工作調度。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行動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定期調度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生態環境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參與)